Josephine / 2025-10-26
大腸癌治療新視野:科技如何改變治療經驗
近年來醫療科技的快速發展,為大腸癌二期患者的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在過去,傳統化療不僅副作用明顯,治療費用更是許多家庭的沉重負擔。然而隨著標靶藥物和免疫療法的問世,雖然初期看似增加了醫療支出,但實際上從長遠來看,這些創新治療方式反而可能降低整體醫療成本。以精準醫療為例,透過基因檢測找出最有效的治療方案,避免了無效藥物...
Anne / 2025-10-23
罕見疾病偵探:PET掃描在疑難雜症的角色
中 大 醫院在處理這類病例時,特別注重掃描技術的優化。他們會根據臨床懷疑的腫瘤類型,調整患者準備、追蹤劑注射和影像採集的參數,以獲得最佳的診斷效果。同時,醫院的核子醫學科與神經科、風濕免疫科、腫瘤科等保持密切合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副腫瘤症候群診斷流程,確保患者能夠及時獲得正確的診斷和治療。面對複雜的罕見疾病和疑難雜症,...
Debbie / 2025-09-20
正電子掃描(PET)的未來發展趨勢:癌症診斷的新方向
正電子掃描(PET)技術在癌症診斷中的核心優勢之一,是其能夠通過放射性示踪劑(Tracer)標記特定代謝過程,從而提供分子層面的影像資訊。近年來,隨著生物醫學研究的深入,針對不同癌症類型的新型示踪劑研發成為熱點。例如,針對前列腺癌的PSMA(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示踪劑,已在香港多家醫院投入臨床使用,其靈敏度高達90%以...
Joy / 2025-09-09
正電子掃描結果解讀:常見疾病的影像表現及後續治療建議
正電子掃描在腦部疾病的診斷中也有廣泛應用:阿爾茨海默病的PET影像通常顯示大腦皮質(尤其是顳葉和頂葉)的代謝活性降低,這與認知功能衰退密切相關。帕金森病的PET影像可能顯示基底核區域的多巴胺代謝異常,幫助早期診斷和鑑別診斷。對於藥物難治性癲癇,PET掃描可以幫助定位癲癇病灶,為手術治療提供依據。病灶區域通常表現為代謝減...
SELINA / 2025-08-28
照肺CT與肺癌篩檢: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國際大型研究(如NLST試驗)顯示,對高危人群每年進行LDCT篩檢,可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香港衛生署建議符合條件者每年接受一次檢查,但具體頻率應根據首次檢查結果和個人風險因素由專科醫生制定個性化方案。在香港進行肺部電腦掃描的流程已相當標準化。首先,需透過家庭醫生或胸肺科專科醫生轉介,預約公立或私立醫院的影像診斷部門...
Jessie / 2025-08-28
低劑量CT胸肺檢查:守護您的呼吸健康
與傳統CT相比,低劑量CT的核心優勢在於風險與效益的平衡。它大幅降低了長期輻射暴露可能誘發癌症的理論風險,尤其對需反复篩檢的高危人群至關重要。同時,它保留了CT技術的高敏感性,能發現X光片容易漏診的小結節( 低劑量CT胸肺檢查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卓越的早期診斷能力。肺癌的預後與發現階段密切相關:第一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可...
SHARON / 2025-08-28
肺癌篩檢新趨勢:10分鐘快速篩檢如何改變你的健康管理
透過快速篩檢的高通量特性,醫療系統能更精準地定位資源投放。香港目前將篩檢資源優先配置於以下高風險群体:人工智能技術是實現快速準確篩檢的核心引擎。香港科技園區培育的數間醫療科技公司,已開發出專為華人肺部特徵優化的深度學習算法。這些系統通過分析超過50萬例亞洲人肺部影像進行訓練,對典型東方人常見的彌漫性毛玻璃樣結節的識別靈...
Greta / 2025-08-28
大腸瘜肉與大腸癌:從瘜肉到癌變,你該知道的真相
包括定期影像檢查、腫瘤標記物檢測和大腸鏡檢查。香港醫院管理局建議,大腸癌患者在治療後應至少每3~6個月進行一次追蹤檢查,持續5年。預防大腸癌需要從篩檢和生活方式兩方面著手: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建議以下篩檢方案:研究顯示,以下生活方式可降低大腸癌風險:總之,大腸瘜肉雖然常見,但通過定期檢查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
Editha / 2025-06-13
三維/四維超聲波造影:更立體的視覺呈現
此外,三維/四維超聲波還能夠檢測胎兒的先天性畸形,例如唇顎裂或心臟缺陷。這些早期診斷有助於醫生制定相應的治療計劃,提高胎兒的生存率。在婦科領域,三維/四維超聲波常用於診斷子宮畸形或卵巢病變。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肌瘤的診斷,傳統的二維超聲波往往難以準確判斷病變的範圍,而三維/四維技術則能夠提供更清晰的影像。根據香港...
EmilySarah / 2023-09-04
為什么腫瘤一發現就到了晚期?這些實話很多人不想要聽
自然就沒有辦法及時的檢查出腫瘤。第五,年齡的影響。這主要是針對老年患者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身體機能會退化,有時腫瘤帶來的微小變化往往很難表現出來。不同的癌症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表現,一不小心就會被忽略甚至誤診為其他疾病,這也是癌症發現時已經是晚期的原因。 你的腫瘤學家對你的整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這位醫學專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