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nche / 2025-09-13
情感障礙自測:了解你的內心世界
自測的目的並非為了確診,而是為了提高對情緒變化的敏感度,提供與專業人員討論的具體依據,以及減少病恥感帶來的就醫阻礙。香港心理衛生會的最新調查顯示,使用標準化情緒病測試工具後,民眾的求助意願提升了37%。這表明自我測試不僅是一種篩查工具,更是打破心理健康污名化的重要途徑。通過自我測試,人們可以更客觀地
Christina / 2025-09-11
走出陰影:憂鬱症康復者的故事與啟示
康復後的生活不僅是回歸正常,更是開啟新的篇章,充滿機會和成長。首先,重拾生活的樂趣是許多康復者的共同體驗。憂鬱症往往剝奪了快樂感,但通過治療和自我發現,患者可以重新享受簡單的事物,如與朋友相聚、追求愛好或欣賞自然。例如,案例一中的康復者重新愛上了 hiking,這不僅改善了他的身體健康,還增強了心理幸福感。數據來自香港...
Joanna / 2025-09-07
走出情緒低谷:香港免費情緒病治療資源一覽
香港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顯示,約22%的香港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鬱或焦慮症狀,其中約7%達到臨床診斷標準。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青少年情緒問題日趨嚴重,15-24歲年齡層中有情緒困擾的比例高達30%。以下為近年香港情緒病相關數據:情緒問題不僅影響個人身心健康,更對社會造成巨大經濟負擔。研究估計,情緒病每年導致香港損失約50億...
Anita / 2025-09-06
如何在職場中避免精神內耗?提升工作效率與幸福感
當自我調適效果有限時,主動尋求幫助是明智之舉。許多企業提供員工協助計劃(EAP),包括專業心理諮詢服務。精神檢測專家建議,當負面情緒持續兩週以上時,就應該考慮尋求專業協助。高效率的工作方式能有效減少精神內耗。以下是三個經過驗證的策略:採用時間區塊法,將相似性質的工作集中在特定時段處理。例如將會議安排在上午,創意性工作留...
scalett / 2025-09-06
抑鬱症自測:快速評估你的心理健康狀態
因此,自測結果僅能作為參考,不能替代專業診斷。香港心理衛生會建議,如果你在抑鬱測試免費自測中得分較高,應儘快尋求專業幫助,以獲得更準確的評估和治療建議。如果你在自測中發現自己有抑鬱傾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改善心理健康。首先,調整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保持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都有助於緩解抑鬱症狀。其次...
Cassandra / 2025-09-06
告別藍色星期一:免費抑鬱症狀自測,關心你的心理健康
除了專業協助外,個人也可以採取多種方式改善心理健康:建立規律的作息是基礎。確保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能有效穩定情緒。研究顯示,每週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能顯著改善輕至中度抑鬱症狀。學習壓力管理技巧也很重要。正念冥想、深呼吸練習、時間管理等都能幫助減輕壓力。當感到壓力時,可以嘗試「5-4-3-2-1」技巧:說...
- 首頁
- 1
- 2
- 末頁
- 共16條,第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