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RRY / 2025-10-26
解決癌症治療困惑:從標靶藥到生活品質
要緩解對治療效果的焦慮,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定期追蹤系統。現代醫療已經能夠透過基因檢測、影像學檢查和腫瘤標記等多種方式,密切監測治療反應。建議患者與醫師討論制定個人化的追蹤計劃,通常包括每3-6個月的詳細檢查。這種定期追蹤不僅能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更重要的是能讓患者看到具體的數據變化,減少對未知的恐懼。當患者親眼看到腫瘤標...
Bubles / 2025-10-26
五個關鍵問題,評估你的癌症治療選擇
在評估自然療法費用是否值得時,可以考慮幾個面向:該療法是否有初步研究支持?提供療法的機構或個人是否具有相應資格和信譽?療法是否會與傳統治療產生交互作用?費用是否在合理範圍內?最重要的是,要與您的主治醫師充分討論,確保任何輔助療法都不會干擾主要治療效果。理性的做法是將自然療法視為輔助手段,在專業醫療團隊的監督下適度整合,...
EmilySarah / 2025-10-25
免疫治療10大迷思破解!醫師一次說清楚
每當患者問我「免疫療法是什麼」時,我總喜歡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想像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就像一支精銳的警察部隊,平時負責巡邏並清除壞分子(癌細胞)。但狡猾的癌細胞會偽裝成良民,甚至發射「不要攻擊我」的信號,讓免疫警察誤以為它們是無害的。而免疫治療的原理,就是使用特殊藥物(如PD-1/PD-L1抑制劑)拆除癌細胞的偽裝,重新激...
Amber / 2025-10-25
光免疫療法 vs. 其他癌症療法:一場治療方式的深度比較
經過多維度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光免疫療法在癌症治療領域中獨樹一幟:它以標靶性機制實現精準打擊,副作用較輕,能有效維護患者生活品質,尤其適合局部腫瘤和體弱族群。然而,這種療法並非完美無缺,其高成本和有限可近性(如免疫治療費用2024年可能讓部分家庭卻步),以及適應症範圍的約束,意味著它不能取代所有傳統方法。例如,對於廣泛...
Julia / 2025-10-25
關於免疫治療,你一定要知道的5件事
然而,這種長期記憶效應並非在所有患者中都會出現。其產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患者的免疫狀態、腫瘤類型和治療方案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醫生需要密切監測患者的免疫反應,並根據情況調整治療策略。在香港,許多醫療機構已經開始將免疫治療納入長期管理計劃,通過定期隨訪和免疫系統檢查香港的相關檢測,來評估治療效果和潛在的長期益處。儘...
Claudia / 2025-10-17
突破癌症治療瓶頸:DC醫學的創新路徑
樹狀細胞作為專業的抗原呈遞細胞,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具有獨特的能力,能夠捕捉、處理並呈遞抗原給T細胞,從而啟動特異性免疫反應。在癌症治療中,科學家們利用這一特性開發出了樹狀細胞疫苗。這種創新型疫苗的製備過程十分精密:首先從患者體內分離出樹狀細胞的前體細胞,然後在體外將其與特定的腫瘤抗原共同培養,使樹狀...
Alina / 2025-10-01
免疫治療失敗案例分析:PTT網友的沉痛教訓與反思
另一個PTT案例涉及一位50歲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她在接受免疫治療(使用Opdivo等immune藥物)後,初期腫瘤有所縮小,但隨後出現嚴重副作用:包括免疫性肺炎、皮膚皮疹和肝臟損傷。儘管醫生嘗試使用類固醇控制副作用,但患者的身體狀況持續惡化,最終因器官衰竭不得不中止治療。治療中止後,癌症迅速復發,患者在半年內去世。這一...
EmilySarah / 2023-09-04
為什么腫瘤一發現就到了晚期?這些實話很多人不想要聽
腫瘤不是小病,惡性腫瘤很容易致死,尤其是晚期,幾乎只能靠手術存活。但是很多人反映為什么每次檢查腫瘤都發現是晚期,腫瘤科醫生推介給出了原因。首先,許多患者有逃避治療的心理。他們總覺得自己有點小病,吃點藥就會好的。他們不僅不願意去醫院看病,而且還用各種民間療法,這樣,小病就成了大病。你知道,即使是小病也有可能發展成癌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