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區分中西“感冒”,如何選藥?

    17526854798224294200

    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又稱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總稱。

    廣義的上感不是一個疾病診斷,而是一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皰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細菌性咽-扁桃體炎。

    狹義的上感即普通感冒,多數可以自愈,發生率高,全年都可發病。

    而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感冒沖劑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播,典型臨床表現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可引起嚴重並發症和死亡。

    對於中醫來說,感冒也有不同的種類。“感冒”有那么多種,感冒頭痛那應該如何區分和用藥呢?

    中醫中藥治療

    中醫治療感冒強調辨證施治。

    風寒感冒:惡寒重、發熱輕(或不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喉癢、咳嗽、痰稀白、苔薄白、脈浮。膠原蛋白肽治療可選用溫中解表的藥物,如九味羌活丸、參蘇力肺丸、通益肺丸等,但不能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丸、靈翹解毒丸、靈甘陽感冒片等,否則會加重病情或遷延不愈。

    風熱感冒:發熱重,惡寒輕,頭痛且脹,咽喉紅痛(或脹痛),或口幹欲飲,咳嗽,咯痰黃稠桑葉陳皮茶好處,舌苔薄白微黃,脈浮數。治療可選清熱宣肺的辛涼解表藥,如桑菊感冒片或銀翹解毒丸、清熱解毒口服液、羚翹解毒丸、羚羊感冒片。不能選用羌活丸、理肺丸,誤用會引起體溫升高,咽痛加重。

    暑濕感冒:病因是人體感受到暑濕之邪,又因喜乘涼、飲涼,體內的暑濕受到風寒的抑制,疏泄受阻,從而引起本病。外在,發熱不高,頭身困倦;內則胸悶,脾胃不和,消化系統失調,脈數,口幹而不多飲,舌苔膩而少黃。如果暑濕侵犯肺部,肺氣就會不清,就會出現咳嗽、粘痰、流涕的症狀。治療宜選用藿香正氣水。

    時行感冒:病因可以多與氣候環境突變、寒溫失常作用有關,如春季應暖而反寒,冬季應寒而反溫等,非時之氣夾時行病毒具有侵襲以及人體而致病。可見對於發熱、頭痛、惡寒、鼻塞流涕、咳嗽、噴嚏、咽痛等症,還可導致出現脘痞、惡心等症。治療以解表疏邪為原則,或兼以清熱藥物解毒,滌暑祛濕,具體分析用藥應隨風寒、風熱辨證施治。

    體虛感冒:身體素虛,抵抗力低,平時易出汗,不耐風寒。證見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輕度發熱,鼻流清涕,常纏綿日久不愈,或反複感冒。此證用一般感冒藥療效不好,可用補中益氣丸或者玉屏風口服液等治之。

    西醫治療

    西醫認為,感冒多是病毒引起,目前藥物對病毒沒有特效,而且普通感冒的病毒感染可以在7天內自愈,所以治療感冒以對症為主。

    休息 :病情較重或年老體弱者應臥床休息,忌煙,多飲水,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減充血劑: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腫時,可使用鹽酸偽麻黃堿,也可用1%麻黃堿滴鼻。

    抗組胺藥:感冒時常有鼻黏膜敏感性增高,頻繁打噴嚏、流鼻涕,可選用馬來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緩解症狀。

    鎮咳劑:對於咳嗽症狀較明顯者,可給予右美沙芬、噴托維林等鎮咳藥。

    抗菌藥物:感冒一般是病毒感染,無需使用抗菌藥物。有白細胞計數升高、咽部膿苔、咳黃痰等細菌感染證據時,則可酌情使用。

    抗病毒藥物:目前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而且濫用抗病毒藥物可造成流感病毒耐藥現象。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規使用廣譜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和奧司他韋等,對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可縮短病程。

    解熱鎮痛藥:有發熱、頭痛、肌肉酸痛等症狀者,可選用解熱鎮痛藥,如複方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複方制劑感冒藥一般是在解熱鎮痛藥的基礎上加入一些具有抗病毒、消炎作用的中藥,既可以緩解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咽痛、流鼻涕等症狀,又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

    當然,如果病情加重,特別是全身症狀(發熱、乏力、全身疼痛等)明顯時,必須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平時堅持適度有規律的戶外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與耐寒能力,才是預防感冒的主要方法。

  •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