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T Scan 前必讀:準備萬全,安心檢查

    17526854798224294200

    pet scan 作用

    PET Scan的重要性與目的

    PET Scan(正電子斷層掃描)是一種先進的醫學影像技術,廣泛應用於癌症診斷、心臟病評估及神經系統疾病檢查。其原理是透過注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顯影劑,追蹤體內細胞的代謝活動,從而生成高解析度的影像。pet scan 作用在於幫助醫生早期發現病變、評估治療效果及監測疾病進展。根據香港衛生署的數據,每年約有超過10,000名患者接受PET Scan檢查,其中癌症患者佔比超過70%。

    檢查前飲食注意事項

    為了確保PET Scan的準確性,患者在檢查前需嚴格遵守飲食規範。一般情況下,患者需禁食4至6小時,以避免食物代謝影響顯影劑的分佈。禁食期間可以飲用白開水,但需避免含糖或咖啡因的飲料。對於糖尿病患者,需特別注意血糖控制,並提前與醫生溝通調整用藥時間。以下為常見的飲食注意事項:

    • 禁食時間:至少4小時
    • 可飲用白開水,但避免其他飲料
    • 糖尿病患者需監測血糖,並告知醫護人員

    服藥注意事項

    部分藥物可能影響PET Scan的結果,因此在檢查前需停用或調整劑量。例如,類固醇、胰島素及某些抗癲癇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暫停使用。患者應提前列出所有正在服用的藥物(包括處方藥、非處方藥及保健品),並在檢查當天攜帶藥單以供醫護人員參考。以下為常見需停用的藥物類別:

    藥物類別 停用時間
    類固醇 24小時前
    胰島素 根據醫生指示
    抗癲癇藥物 48小時前

    衣著建議

    檢查當天建議穿著舒適、寬鬆的衣物,避免穿戴金屬飾品或帶有金屬部件的衣物,因為金屬可能干擾影像品質。醫院通常會提供檢查袍,但患者仍應選擇容易穿脫的服裝以節省時間。以下為衣著建議清單:

    • 寬鬆棉質衣物
    • 避免金屬鈕扣或拉鍊
    • 移除項鍊、手鐲等飾品

    攜帶物品清單

    檢查當天需攜帶以下物品以確保流程順利:健保卡、身份證、過去病歷資料、檢查報告及醫囑單。這些文件有助於醫護人員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並根據需要調整檢查方案。PET Scan 作用在於提供精準的診斷,而完整的病歷資料能進一步提升檢查的價值。

    檢查當天流程簡介

    檢查當天,患者需先完成報到手續,隨後醫護人員會進行問診並注射顯影劑。注射後需等待約60分鐘,讓顯影劑充分分佈於體內。等待期間應保持安靜,避免劇烈活動。掃描過程約需30至60分鐘,患者需平躺於掃描床上,並配合醫護人員的指示保持靜止。PET Scan 作用在於捕捉細胞代謝活動,因此患者的配合至關重要。

    檢查後注意事項

    檢查後應多喝水以加速顯影劑的排出,並觀察身體是否有任何不適,如過敏反應或異常疲勞。大多數顯影劑會在24小時內完全排出體外,期間應避免與孕婦或兒童密切接觸。若出現嚴重不適,應立即就醫。

    PET Scan前的充分準備能確保檢查順利進行

    PET Scan是一項精密且高效的檢查技術,其準確性高度依賴於患者的準備工作。從飲食控制到服藥管理,每一步都需嚴格遵循醫囑。透過充分的準備,患者不僅能提升檢查的舒適度,更能確保影像品質,為後續治療提供可靠依據。PET Scan 作用在於為醫療團隊提供關鍵資訊,而患者的配合則是成功的關鍵。

  •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