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種類
肥胖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全身肥胖,另一種是腹部型肥胖。
全身肥胖
全身肥胖,也叫做均勻度肥胖,脂肪均勻的集聚在四肢和胸腹,給人的感覺就是全身都是脂肪。想要判斷自己是不是全身肥胖,主要根據體質指數來判定,也叫做BMI指數,體重指數=體重(Kg)/個子(米)2。
假如體重指數在18.5-23.9,表明身材勻稱,體重反式脂肪食物正常,無需減肥;假如體重指數低於18.5,表明身型偏瘦,必須適度增胖;假如體重指數在24-27.9,表明體重超重,必須控制體重;假如體重指數超出28,表明早已肥胖了,需要盡快減肥。
腹部型肥胖
腹部型肥胖,也叫做中心性肥胖,或者內髒型肥胖。肥胖者脂肪關鍵附著在腹部的皮下、腹部裏的肝部、胰腺、腸胃道等器官的周圍和內部。腹部型肥胖的人,大多是蘋果型身材,即臀圍超過臀圍,可是四肢比較細,男士的話多為大肚腩、將軍肚。
男性的臀圍大於等於90厘米,女人的臀圍大於等於85厘米,就可以定性為腹部型肥胖。有些人的體重指數正常,可是臀圍比較粗,就屬於腹部型肥胖。由此可見,想要膽固醇過高怎麼改善判斷自己是否肥胖,不能只看體重。
肥胖的危害
可以說肥胖是百病之源,他會導致一些病的發生,尤其是腹部型肥胖,對我們的身體危害特別大,但是很多人卻並不在意。
①糖尿病
肥胖會讓抗體內分泌的胰島素,使其變得不敏感,沒法發揮正常降糖作用,從而造成2型糖尿病。
②脂肪肝
假如體內有過多的內髒脂肪,就很容易造成脂肪肝,加重胰島素卻不敏感度,還會進一步升高血糖,可見脂肪肝和糖尿病是相輔相成的功效。
③高血脂
肥胖會導致體內激素分泌異常,內髒脂肪很容易被分解,進到血液中脂肪含量也會增加,造成高血脂。並且內髒脂肪會不斷生成、分解,人體的代謝會變得混亂。
④心血管病
因為肥胖患者糖原、脂質代謝紊亂,加快了動脈硬化的形成,動脈血管的彈性下降,高血壓、冠心病、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病也會出現。
⑤高尿酸
肥胖的人,大多愛吃肉、喝高湯,攝入的脂肪、膽固醇、糖份等很多,這些都會變成尿酸儲存在人體內,假如多餘尿酸排不出去,就會引發高尿酸。
⑥腦萎縮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表明,體重指數超出25得人,腦白質會減少,而反式脂肪食物腦白質是大腦內部交感神經聚集的地方,假如腦白質降低表明大腦逐漸老化、萎縮。
其實,肥胖帶給身體的危害還有一些,但是為了我們的健康,還是得控制住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