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這個高度競爭的社會中,越來越多人選擇透過兼讀學士課程來提升學歷與專業能力。根據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的統計數據,2022年共有超過15,000名學生報讀兼讀制學士課程,較五年前增長約25%。這種學習模式雖然為在職人士提供了進修機會,但同時也帶來多重挑戰。首先是時間壓力,學員需要同時兼顧工作、家庭和學業,每天僅有有限的时间分配給學習,這往往導致睡眠不足和生活品質下降。其次是學習壓力,許多成年學生已經離開校園多年,需要重新適應新的知識體系和數位化學習方式,例如線上教學平台和電子資源庫的使用。
經濟壓力同樣不可忽視。香港的兼讀學士課程學費每年約在4萬至8萬港元之間,加上教材和交通費用,對許多中低收入階層構成沉重負擔。根據統計處數據,2023年香港在職人士月收入中位數為18,000港元,這意味著學費可能佔據收入的相當比例。此外,人際關係壓力也是常見問題,由於時間被嚴重壓縮,學員與家人朋友的相處時間減少,容易引發家庭矛盾或社交孤立。特別是對於有子女的家長學生,更需要同時扮演父母、員工和學生三重角色,這種多重身份帶來的壓力需要有效的應對策略。
有效的時間管理是成功完成兼讀學士課程的關鍵。首先,學員需要設定明確的目標和優先順序,將學習任務分解為可執行的小步驟。例如,可以採用SMART原則(具體、可衡量、可達成、相關、有時限)來制定每週學習計劃,確保目標清晰且可行。其次,制定詳細的時間表至關重要,建議使用數位日曆或時間管理應用程式(如Google Calendar或Notion)來規劃每天的時間分配,將工作、學習和休息時間具體化。研究表明,有計劃的時間管理可以提高30%的學習效率。
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是兼讀學生的必修課。例如,在通勤途中可以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複習課程內容,或利用午休時間閱讀資料。以下是一個典型的時間表示例:
| 時間段 | 星期一至五 | 週末 |
|---|---|---|
| 早上7-9點 | 通勤+聽課程錄音 | 專題研究 |
| 晚上7-10點 | 專注學習時間 | 小組討論 |
| 週間碎片時間 | 複習筆記、完成小作業 | |
此外,學會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活動是保護時間的重要方式。可以禮貌地向朋友解釋自己的學習安排,並建議改為每月一次質量更高的聚會,而不是頻繁的應酬。對於碩士課程兼讀的學生來說,這些技巧同樣適用,但需要更高階的時間規劃能力,因為碩士課程通常要求更深入的研究和更複雜的專案作業。
兼讀學士課程的學員經常面臨持續的壓力,因此掌握壓力調適方法至關重要。保持積極的心態是第一步,可以透過正念冥想(Mindfulness)或感恩日記來培養正面情緒。研究顯示,每天花10分鐘記錄三件值得感恩的事情,可以顯著降低壓力水平。適當的運動和休息也不可或缺,香港衛生署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走、游泳或瑜伽,這些活動有助於釋放安多酚,提升情緒狀態。
尋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是另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定期舉行家庭會議,解釋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時間需求,爭取家人的理解與配合。例如,分配家務責任或請伴侶分擔照顧孩子的任務。必要時,不應猶豫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香港許多大專院校提供免費學生輔導服務,如香港大學的CEDARS和中文大學的學生事務處,這些服務包括個人諮詢、壓力管理工作坊和支援小組。對於攻讀碩士課程兼讀的學生,壓力可能更加複雜,因為他們通常承擔著更高級的學術要求和職業期望,因此早期介入和持續的支持尤為重要。
提升學習技巧可以顯著提高兼讀學士課程的效率。首先,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基礎,例如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和間隔重複(Spaced Repetition)。主動學習包括透過提問、總結和教學來深化理解,而間隔重複則利用記憶曲線原理,定期複習材料以增強長期記憶。其次,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是關鍵,不僅可以澄清疑問,還能與同學交換觀點,豐富學習經驗。許多香港院校使用線上平台如Moodle或Blackboard,學員可以透過討論區發帖或參與虛擬研討會來彌補課堂時間的不足。
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也是重要策略。可以定期參加辦公時間(Office Hours)或透過電郵與教授溝通,獲取學術指導。此外,組建學習小組可以提供互助平台,分享筆記和資源,減輕個人負擔。以下是一些實用技巧:
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線上資源同樣重要。香港公共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提供豐富的電子書、學術數據庫和研究指南,例如JSTOR和ProQuest。對於碩士課程兼讀的學生,這些技巧更需要調整,因為碩士水平要求更強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建議早期接觸學術寫作和統計軟體(如SPSS或NVivo)來提升競爭力。
兼讀學士課程雖然充滿挑戰,但也是一段 rewarding 的旅程。透過有效的時間管理、壓力調適和學習技巧,學員不僅可以克服困難,還能從中獲得成就感和個人成長。許多畢業生分享,兼讀學習提升了他們的職業技能和自信心,甚至開啟了新的 career path。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和彈性,適應過程中的起伏,並慶祝每一個小進步。無論是兼讀學士課程還是碩士課程兼讀,這種學習模式都體現了終身學習的精神,為香港社會培養了更多元化的人才。最終,擁抱挑戰並享受學習的樂趣,將使這段經歷成為人生中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