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髮族飲食安全:告別食物卡喉嚨風險,享受健康晚年

    17526854798224294200

    食物殘渣卡喉嚨

    一、老年人食物卡喉嚨的常見原因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吞嚥功能逐漸退化,這是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65歲以上的長者中,約有30%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吞嚥困難。這種情況不僅會影響營養攝取,更可能導致食物殘渣卡喉嚨的危險情況。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

    首先,吞嚥功能退化是最常見的原因。老年人的喉部肌肉會變得鬆弛,協調性下降,導致食物在通過咽喉時容易出現滯留或誤入氣管的情況。這種退化通常是漸進式的,初期可能只是偶爾嗆到,後期則可能發展為嚴重的吞嚥障礙。

    其次,牙齒功能不佳也是重要因素。許多老年人因為牙齒脫落或假牙不合適,無法充分咀嚼食物,導致大塊食物直接進入食道。香港牙醫學會的調查顯示,75歲以上的長者中,有超過40%的人存在嚴重的牙齒缺失問題。

    最後,神經系統疾病如中風、帕金森氏症等,會直接影響控制吞嚥的神經傳導。這類患者出現食物殘渣卡喉嚨的風險特別高,需要特別注意飲食安全。

    二、高風險食物種類與替代方案

    了解哪些食物容易造成吞嚥危險,是預防食物殘渣卡喉嚨的第一步。以下是三類高風險食物及其安全替代方案:

    1. 黏性食物:湯圓、麻糬的風險與替代品

    傳統節慶食品如湯圓、麻糬,因其黏性強、不易咀嚼的特性,是老年人吞嚥的高風險食物。這類食物一旦卡在喉嚨,很難通過咳嗽排出。建議替代方案包括:

    • 將湯圓切成小塊,並在熱湯中煮至非常軟爛
    • 改用口感相似的布丁或奶酪作為替代
    • 選擇迷你尺寸的湯圓,減少單次吞嚥量

    2. 堅硬食物:堅果、硬糖的風險與替代品

    堅果類食物質地堅硬,容易在咀嚼不完全的情況下被吞下,造成阻塞。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堅果類是導致老年人食物卡喉嚨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安全替代方案包括:

    • 將堅果磨成粉末,加入粥或湯中
    • 選擇堅果醬或堅果奶作為替代
    • 避免食用硬糖,改用軟糖或巧克力

    3. 纖維過粗食物:芹菜、竹筍的風險與替代品

    富含粗纖維的蔬菜如芹菜、竹筍,容易在口腔中形成難以吞嚥的長纖維束。這類食物應經過以下處理:

    • 將蔬菜切碎至0.5公分以下的小丁
    • 烹煮時間延長至非常軟爛
    • 選擇纖維較細的蔬菜如胡蘿蔔、南瓜作為替代

    三、改善老年人吞嚥困難的飲食技巧

    除了避開高風險食物外,調整飲食方式也能有效降低食物殘渣卡喉嚨的風險。以下是三個實用的飲食技巧:

    1. 改變食物質地:將食物打成泥或勾芡

    對於吞嚥功能嚴重退化的長者,可以將固體食物打成泥狀或糊狀。香港社署推薦的「軟餐」就是很好的選擇。製作時應注意:

    • 使用食物調理機將肉類、蔬菜打成細緻的泥狀
    • 加入適量高湯或醬汁增加濕潤度
    • 必要時使用增稠劑調整質地

    2. 增加食物濕潤度:搭配湯汁或醬料

    乾燥的食物容易黏附在口腔和咽喉,增加吞嚥困難。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改善:

    • 每口食物都搭配適量湯汁
    • 選擇滑順的醬料如白醬、蛋黃醬
    • 避免同時食用乾飯和乾麵包

    3. 避免乾澀食物:多補充水分

    保持口腔濕潤有助於吞嚥動作的完成。建議:

    • 用餐前先喝少量溫水
    • 每吃2-3口食物就喝一口湯或水
    • 避免飲用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飲品,這些會加重口乾

    四、居家環境安全檢查與調整

    除了食物本身的調整,用餐環境的設置也對預防食物殘渣卡喉嚨至關重要。理想的用餐環境應包括:

    1. 維持良好照明

    充足的光線能幫助長者看清食物,避免誤食異物或過大塊的食物。建議:

    • 餐桌上方安裝亮度足夠的燈具
    • 避免背光或陰影影響視線
    • 必要時使用輔助放大鏡檢查食物

    2. 使用防滑餐具

    專為長者設計的餐具能增加用餐安全性: 食道癌自我檢查

    • 選擇重量輕、握把粗的餐具
    • 使用防滑墊固定碗盤
    • 考慮使用彎角湯匙,減少頭部前傾的需要

    3. 確保用餐環境安靜舒適

    分心是導致吞嚥失誤的常見原因:

    • 用餐時關閉電視和收音機
    • 避免在用餐時進行複雜對話
    • 保持坐姿端正,下巴微收

    五、吞嚥訓練與復健:提升吞嚥功能

    透過適當的訓練,老年人的吞嚥功能是可以改善的。以下是三種有效的訓練方法:

    1. 舌頭運動

    強化舌頭肌肉有助於推動食物: 食道感覺有東西吞不下去

    • 將舌頭伸出,維持5秒,重複10次
    • 用舌頭頂住上顎,維持張力
    • 練習用舌頭清潔牙齒內側

    2. 臉頰運動

    增強臉頰肌肉可以防止食物滯留:

    • 鼓起雙頰,維持5秒後放鬆
    • 交替鼓起左右臉頰
    • 練習吹氣球或吹哨子

    3. 呼吸訓練

    良好的呼吸控制能預防食物進入氣管:

    • 練習腹式呼吸
    • 吞嚥前屏住呼吸,吞嚥後咳嗽
    • 學習「用力吞嚥」技巧

    六、照顧者必備知識:學習急救技巧

    即使做好預防措施,仍可能發生食物殘渣卡喉嚨的緊急情況。照顧者應掌握以下急救知識:

    • 學習哈姆立克急救法(腹部快速按壓法)
    • 了解如何辨識輕度與重度哽塞的差異
    • 參加香港紅十字會或聖約翰救傷隊的急救課程
    • 將急救電話存入手機快速撥號

    七、創造安全舒適的用餐環境,讓長者安心享受美食

    預防勝於治療,透過全面的飲食調整、環境改善和功能訓練,可以大幅降低老年人食物殘渣卡喉嚨的風險。重要的是要記住,飲食安全不應以犧牲飲食樂趣為代價。透過適當的調整和創新,長者仍然可以享受美味多樣的餐點。家人和照顧者的耐心與細心,是確保長者飲食安全的最重要防線。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建議,每個有長者的家庭都應該定期檢視飲食安全措施,並隨著長者身體狀況的變化而調整。只有全方位的預防和準備,才能讓銀髮族真正享受健康、安全的晚年飲食生活。

  •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