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香港政府於2024年再次更新冷氣能源效率標準,這次主要針對CSPF(冷氣季節性能因數)值提出更高要求。新標準將最低CSPF值從原本的3.5提升至4.0,意味著市場上約有15%的舊型號冷氣將被淘汰。這項變革旨在推動廠商研發更節能的產品,同時幫助消費者降低長期電費支出。
如何判斷冷氣是否符合新標準?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查看機身上的冷氣能源標籤。香港機電工程署規定,所有在港銷售的冷氣都必須貼有能源標籤,上面會清楚標示CSPF值及能源效益級別(1級最省電,5級最耗電)。以2024年標準來說,想購買真正省電的冷氣,建議選擇CSPF值達4.5以上且能源效益為1級的機種。
2024年新制最大的特色就是將節能門檻大幅提高。根據香港消委會測試數據,符合新標準的冷氣平均每年可省下約800度電,以每度電$1.5計算,相當於節省$1200電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新標準首次將變頻技術列為基本要求,定頻冷氣將逐步退出市場。
選購時務必仔細檢查能源標籤上的三個關鍵數據:CSPF值、製冷量(kW)和能源效益級別。舉例來說,一部標示CSPF 5.2、製冷量3.5kW的1級能源冷氣,其節能表現會優於CSPF 4.8的同級產品。另外要注意的是,部分廠商會標示「最高CSPF值」,這通常是在特定實驗室條件下測得,實際使用時可能會打8-9折。
我們實際測試了香港市場上6大品牌的旗艦分體式冷氣機,包括日立、大金、樂聲、格力、美的和開利。測試項目包含CSPF值、運轉噪音、製冷速度等消費者最關心的指標。測試環境設定為12平方米的標準臥室,室外溫度32°C,室內設定26°C。
若預算有限,我們推薦格力G12X($5,500,CSPF 4.9)和美的MSE-12HR($5,800,CSPF 5.0)。這兩款雖然是入門機種,但節能表現仍優於新標準,特別適合8-10平方米的小空間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分體式冷氣機比較時不能只看價格,安裝費用(約$2,000-$3,500)也需納入考量。
香港雖然冬季不長,但近年極端氣候頻傳,具備暖氣功能的變頻冷氣越來越受歡迎。我們特別推薦大金FTXK25RV1N($8,900)和日立RAS-DX13HDK($9,500),這兩款在10°C低溫環境下仍能保持良好制熱效率,CSPF值也都在5.0以上。
買冷氣最常見的錯誤就是「噸數不對」,太大會頻繁開關耗電,太小則降溫不足。以下是香港常見坪數與建議冷氣噸數對照表:
| 房間面積(平方呎) | 建議製冷量(kW) | 適用噸數 |
|---|---|---|
| 50-80 | 2.0-2.5 | 3/4噸 |
| 80-120 | 2.5-3.5 | 1噸 |
| 120-180 | 3.5-5.0 | 1.5噸 |
我們將市場上的分體式冷氣機分為三個價位帶:
家中有敏感族群,建議選擇具備HEPA濾網或離子殺菌功能的機種。大金的「閃流放電」系列能有效去除99%的PM2.5,而日立的「淨菌離子」技術則對抗過敏原特別有效。這類機型雖然價格高出15-20%,但能大幅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即使買到最省電的冷氣,若安裝不當,耗電量可能增加30%。我們訪談了香港冷氣工程商會會長陳師傅,他強調:「分體式冷氣機維修問題有7成源自不當安裝。」以下是專業建議:
安裝時需注意三要點:(1)室外機位置要通風良好,避免陽光直射;(2)冷媒管長度不宜超過15米,彎曲處要保持圓弧;(3)排水管要有適當斜度。陳師傅特別提醒,某些大廈規定室外機必須安裝在特定位置,購買前應先確認。
建議每年使用前後各清潔一次濾網,每2-3年做一次專業深層清潔。若發現冷氣出現以下狀況,應立即安排檢修:(1)製冷效果下降;(2)運轉噪音變大;(3)電費異常增加。定期保養不僅能維持能源效率,還能避免分體式冷氣機維修的巨額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