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屋資產超標怎麼辦?常見情況分析及應對策略

    17526854798224294200

    公屋资產,公屋限額,富戶入息

    資產超標的定義與影響

    公屋資產超標是指住戶的總資產價值超過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所設定的公屋限額。根據房委會的規定,公屋住戶需要定期申報入息及資產,若資產超過限額,可能被視為「富戶」,需繳交較高租金甚至被要求遷出公屋。不同家庭人數的資產限額標準也有所不同,例如:

    • 1人家庭:資產限額為HK$266,000
    • 2人家庭:資產限額為HK$360,000
    • 3人家庭:資產限額為HK$469,000
    • 4人家庭:資產限額為HK$547,000

    資產超標的後果包括:需繳交倍半或雙倍租金,嚴重者可能被終止租約。因此,住戶應密切關注自身資產狀況,避免因超標而影響公屋資格。

    常見資產超標情況分析

    公屋住戶資產超標的情況多種多樣,以下列舉幾種常見情況:

    突然獲得大筆資金

    例如中獎、繼承遺產或獲得賠償金等,這些突如其來的資金可能導致資產總值瞬間超過公屋限額。根據房委會規定,這些資金都需計入資產總值,住戶需在申報時如實填寫。

    投資收益增加

    若住戶持有股票、基金或債券等投資產品,市場波動可能導致資產價值上升。例如,股票價格上漲或基金分紅都可能使資產總值超過限額。

    物業價值上升

    部分住戶可能擁有未申報的物業,或因市場因素導致物業升值。房委會會根據市場估值計算物業價值,若超過限額,同樣會被視為資產超標。

    應對策略一:降低資產價值

    若發現資產接近或超過公屋限額,可採取以下措施降低資產價值:

    變賣資產

    出售股票、基金或其他投資產品,將資金用於消費或償還債務,以減少資產總值。需注意,變賣資產後的資金若存入銀行,仍需計入資產總值。

    償還債務

    使用多餘資金償還貸款或信用卡債務,可有效降低淨資產值。房委會計算資產時會扣除負債,因此償還債務是合法合規的降低資產方法。

    減少銀行存款

    將多餘資金用於日常生活開支或購買必需品,避免銀行存款過高。但需注意,大額資金流動可能引起房委會關注,建議保留消費憑證以備查核。

    應對策略二:符合豁免條件

    部分特殊情況可獲豁免資產審查,包括:

    特定疾病或殘疾人士

    若住戶患有嚴重疾病或為殘疾人士,可向房委會申請豁免。需提供醫生證明或殘疾評估報告,經審核後可能獲准保留公屋資格。

    長者生活津貼

    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住戶,其資產限額會較寬鬆。根據香港社會福利署資料,2023年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限額為單人HK$365,000,夫妻HK$554,000,高於一般公屋限額。

    應對策略三:申請寬免

    若因特殊情況導致資產超標,可嘗試申請寬免:

    特殊情況寬免

    例如因突發疾病需支付巨額醫療費用,或家庭成員失業導致經濟困難等,可向房委會提交寬免申請。需提供詳細證明文件,如醫療收據、失業證明等。 富戶入息

    申請流程

    填寫寬免申請表格後,連同證明文件遞交至所屬屋邨辦事處。房委會會根據個案情況審批,過程可能需要數週至數月,建議及早準備。 公屋资產

    及早規劃,避免影響公屋資格

    公屋資產超標問題可大可小,住戶應定期檢視自身資產狀況,並預先規劃應對措施。若發現資產接近限額,可透過合法途徑調整資產結構,或申請豁免及寬免。保持與房委會的溝通,並保留相關文件,是維護公屋資格的關鍵。

  •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