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力損失對兒童的語言發展、學習能力及社交互動影響深遠。研究顯示,早期介入與適當的助聽器配戴能顯著提升聽損兒童的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香港言語治療師協會指出,6歲前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期,若未能及時矯正聽力問題,可能導致永久性語言障礙。助聽器不僅是放大聲音的工具,更是聽損兒童與世界溝通的橋樑,幫助他們融入主流教育與社會生活。
兒童助聽器補助旨在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確保聽損兒童能及時獲得高品質的聽力輔具。香港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合作,透過補助計畫讓更多家庭負擔得起助聽器費用,避免因經濟因素延誤治療時機。
補助主要針對18歲以下經診斷為聽力損失的兒童及青少年,部分計畫擴及至在學學生。香港衛生署數據顯示,每年約有200名新生兒被診斷出中度以上聽力損失,這些家庭皆可申請相關補助。
多數補助計畫適用於0-18歲兒童,但香港部分專案如「童心聆聽計畫」將年齡上限延至21歲,涵蓋大專院校學生。
需符合以下任一標準:
部分補助設有資產審查,例如香港社會福利署的「特別需要津貼」要求家庭月收入低於中位數的150%。
香港申請者可透過以下管道:
| 單位 | 服務範圍 |
|---|---|
| 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 | 評估與轉介 |
| 社會福利署 | 經濟審查補助 |
|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 | 民間補助計畫 |
香港各區補助標準統一,但不同計畫有金額差異:
耳掛式(BTE)最適合發育中兒童,便於更換耳模且耐用。香港言語治療師常推薦具備以下功能的機型:
香港聽力學家學會強調,兒童助聽器需每半年調整一次,隨耳道成長更換耳模。選擇獲ISO認證的聽力中心進行評估,如香港大學聽力診所。
香港氣候潮濕,建議每日使用乾燥盒並每周清潔濾網。更換電池時注意:
A:香港多數補助僅限設備購置,但「童心聆聽計畫」提供每年2次免費調校服務。
A:當出現以下情況應評估:耳模鬆脫、頻繁調高音量、學校反映聽課困難。香港衛生署建議每2年全面評估一次。
及時配戴合適的助聽器能改變聽損兒童的一生。香港現有補助計畫可覆蓋70%以上的助聽器費用,家長應主動查詢社會福利署或註冊聽力師,獲取最新資訊。良好的聽力支持不僅改善發展,更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與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