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每年新增乳癌病例超過4,000宗。乳房超聲波檢查作為一種非侵入性、無輻射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在乳癌早期篩檢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與乳房X光攝影( mammogram)相比,超聲波特別適合緻密型乳房組織的年輕女性,能夠更清晰地辨別腫塊性質。
在香港,乳房健康意識逐年提升,許多女性開始定期進行乳房檢查。政府也透過「乳癌篩查先導計劃」為特定年齡層女性提供篩查服務。除了政府轉介照超聲波外,市民亦可自行前往私家乳房超聲波診所接受檢查。了解乳房超聲波費用及相關資訊,有助女性作出明智的醫療選擇。
乳房超聲波費用受多種因素影響,以下為主要考量點: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乳房超聲波診所會提供「早鳥優惠」或「團體檢查折扣」,建議民眾可多方比較。若透過政府轉介照超聲波,等候時間可能較長,但費用可大幅降低至HK$200以下。
| 機構類型 | 費用範圍(HK$) | 優點 | 缺點 |
|---|---|---|---|
| 公立醫院 | 100-200 | 費用最低、設備標準化 | 等候時間長(通常2-3個月) |
| 私立醫院 | 800-1,500 | 檢查時間彈性、報告快速 | 費用較高 |
| 專科診所 | 600-1,200 | 醫師專業度高、環境隱密 | 部分地區診所選擇有限 |
| 健檢中心 | 500-1,000 | 常含在其他健檢套餐中 | 醫師資歷參差不齊 |
選擇乳房超聲波檢查方案時,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首先評估個人風險,如有乳癌家族史、BRCA基因突變等高風險族群,建議選擇設備較先進的醫療機構,即使乳房超聲波費用較高也值得投資。40歲以下女性因乳房組織較緻密,超聲波檢查效果通常優於X光攝影。 pet/ct machine
其次比較不同機構的檢查品質,包括超聲波儀器解析度(建議選擇至少7.5MHz以上探頭)、醫師是否具備乳腺專科資格、報告是否包含BI-RADS分類評估等專業內容。部分乳房超聲波診所會提供3D自動全乳房掃描,能提高微小病灶的檢出率。
最後考量實際需求,若為例行檢查且預算有限,可選擇政府轉介照超聲波;若發現異常需進一步確認,則建議自費前往設備完善的私家機構。香港部分醫療集團提供「乳房健康套票」,包含超聲波、X光攝影及專科診症,長期來看可能更經濟實惠。
乳房超聲波檢查流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檢查當天應避免在乳房及腋下部位使用乳液、爽身粉等產品,以免影響影像品質。穿著分開式上衣較為方便,無需空腹。若正值月經週期,建議避開經前一周,因此時乳房可能較為脹痛敏感。有特殊健康狀況或懷孕者,應事先告知醫護人員。 正電子掃描政府
檢查時間約15-30分鐘,醫師會請受檢者平躺並將手臂上舉,接著在乳房皮膚塗抹傳導凝膠,用探頭進行系統性掃描。過程中可能會要求改變姿勢以獲取不同角度的影像。檢查通常無不適感,但若發現可疑病灶,醫師可能會稍加壓迫以評估腫塊特性,此時可能有輕微壓痛感。 正電子掃瞄
檢查結束後可立即擦除凝膠,無需特別恢復期。報告解讀時間視機構而異,一般私家乳房超聲波診所可在1-3個工作天內提供結果。若報告顯示BI-RADS分類3以上,應依醫師建議進行追蹤檢查或進一步診斷。香港衛生署建議,即使檢查結果正常,40歲以上女性仍應每2年進行一次乳房檢查。
了解乳房超聲波費用結構及相關資訊,能幫助女性在有限的醫療預算下做出最適選擇。無論是透過政府轉介照超聲波或自費前往私家診所,定期檢查才是預防乳癌的關鍵。香港多間醫療機構提供不同價位的檢查方案,建議可先電話諮詢比較,選擇符合自身需求且信譽良好的醫療單位。
最後提醒,乳房超聲波雖是重要篩檢工具,但仍有其局限性。若自我檢查發現異常硬塊、乳頭凹陷或分泌物等症狀,應立即就醫而非等待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對抗乳癌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