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日本的月薪嬌妻,估計了一個家庭主婦的年薪,應該是304萬日圓。而如果拿臺灣薪資跟人力資源調查來估算的話,臺灣家庭主婦創造的GDP,早就超過了1兆元臺幣。在很多人的家庭中,這個三頭六臂,東打掃,西煮飯的角色,常常是母親來個一手包辦。但這些勞動創造出來的價值,卻根本不計入GDP。儼然就是一個我們拼拼拼經濟,拼不出來的隱形拼圖。而時光也悄悄地來到了五月,各位孝順的朋友,今年母親節,打算怎麼表達自己的愛呢?
但同一個調查又說,只有39%臺灣媽媽,滿意家人的母親節安排,有些人覺得母親節禮物剛好可以犒賞,辛苦了一年的媽媽,但又有人覺得母親節已經過度商業化,失去原來的意義了。大家可以點右上角的info card來投票,說說你對節日送禮的看法,過節送禮物到底是好還是壞?今天就先讓我們來拼拼看吧。母親節,讓我們每年都有個日期可以感恩,以及慰勞母親平常的辛苦。對於害羞不擅長表達情緒的人來說,買禮物可能就是一個簡單輕鬆有效率的訊號,可以表達自己的心意。我們心中的情感,真的有辦法用金錢來衡量嗎?古典經濟學家John Stuart Mill和Jeremy Bentham的功利主義Utilita,就是想要做到這件事情。如果我們把每件事情的幸褔指數和痛苦指數加起來,總和大於零,就可以決定要不要做某一個行為。如果你猜測,買某個禮物應該會讓媽媽開心得花枝亂顫,它的價格也不會造成你太大的負擔。人們就會因為划算而購買。按照功利主義來看,節日吃飯送禮應該是很合理的行為,也符合經濟學裡的理性人,而這種每逢佳節胖三斤的消費行為,也的確可以帶動經濟發展,讓整個市場活絡起來。像是中國2015年的光棍節,就創造了台幣4,200億營業額,相當於臺北101大樓50年的營業額。商人知道大家不管飯店、餐廳、百貨公司,都是看到假日給他跳進去,當然也會配合節日來進行促銷活動,價格降一點點,就可以讓你的購物慾癢癢的。賺幾天假期,一年都吃飽飽,不只是商人賺到了,各位親愛的消費者朋友們,看到各種特價也會覺得自己賺到了,撿便宜還能請媽吃飯送爸禮物,真是摸蛤蜊兼洗褲啊!節日同時也創造出更多樣化的商品,一路從月餅烤肉巧克力到柚子粽子烏魚子,都顯示了因為節慶而創造出來的產品多樣性。讓我們接觸到平常不太會接觸的東西,也算是添增了一種生活小確幸呢。
聽起來很不錯啊,為什麼有人會反對呢?第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太多節日被商品化,舉凡過年、聖誕節、爸爸節、媽媽節、還有東西方各種五顏六色的情人節,感覺都像在搶劫,一旦促銷活動太頻繁,失去了原本久久一次的週期性,反而會降低消費者對商品的願付價格。畢竟大家還是覺得,買禮物是額外消費,有固定的折扣打,才不會一直有特價就傻傻地買,而且要是每天都在買禮物,這種像美索不達米亞一樣氾濫的訊息,也會因為不稀有了,而降低原本價值。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節日商品化的物品,是我們不一定會覺得有價值的,就拿大家聖誕節都愛玩的,交換禮物來當例子,如果收到一個自己完全不想要的禮物,那就是根本沒有增加自己的效用,當然不會覺得開心。如果你說,我不想玩交換禮物,我當邊緣人好了。你就會發現這年頭,連自稱邊緣人的人,都需要玩交換禮物啦。而將節日商品化,也可能把原本無法量化的情感,透過商品化來量化,硬硬給他創造出消費的空間。像是「愛情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鑽石,就是曾經掌握了全世界九成以上的鑽石的戴比爾斯公司,刻意炒作出來的價值,雖然不見得每一個人都覺得鑽石真的有那個價值,但卻因為商品化,而必須跟著接受這樣的價值觀。
最後一個原因,可能跟社會壓力造成的外部性有關。有時候我們過節送禮,除了自己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以外,還會受到別人的壓力。就算你媽媽說不用過母親節,不用花那個錢。可是堂姊就這樣明目張膽地送了一臺手機,那我當然只能加碼,卡片、花、更新的手機,結果隔年表哥竟然帶舅媽出國玩,輸人不輸陣,我們也去更遠的國家玩,買更貴的禮物,這樣不斷競爭的結果,除了不必要的消費堆高高,或許還可能會模糊掉,原本慰勞母親的本意。但難不成每個節日背後,都有一群壞心的廠商,想要毀掉節日的意義嗎?還是其實我們都陷入了一場弔詭的賽局了呢?我們每個小朋友,在世界上都會追求著自己各自的利益,但別人的行為,卻常常影響到我們個人的結果。所以通常做決定的時候,除了自己的目標以外,也會考慮別人心裡的小算盤,最後才會變成真正的行動。各種節日促銷越來越早,越來越氾濫,或許就是因為賽局競爭的結果。假如有兩家店都經營同類型的生意,其中一家進行母親節活動的話,如果另一家不跟進,就等於把市場都讓走了。所以很自然地,在這樣的狀況底下,兩家都會開始母親節特賣。那會從什麼時間點開始賣呢?如果比另一家晚開始促銷,那也代表我免費送你生意,所以當然會想要比競爭對手更早開始,最後的結果就是節日商業化越來越嚴重。十月底就開始看得到聖誕節的禮物啦。每個人在做決策的時候,其實只有衡量自己的成本和效益,但有時候對自己最好的決定,卻不見得是全部人都想接受的結果。節日商業化的情形,或許並不是某些人刻意主導,只是大家各自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所造成的結果而已。